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磷酸盐产品,对于日常人群可能还很陌生,但它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早上起床刷牙使用的牙膏,它的主要成分有磷酸氢钙,起摩擦剂的作用;肚子饿了,吃点面包,有磷酸氢钙起膨松剂的作用;上班有点累,泡杯咖啡,里面含有磷酸氢二钾,起缓冲剂的作用;肚子饿了,吃点罐头、午餐肉,里面还有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起保水剂的作用。
全球每年的食品添加剂磷酸盐的需求量以千万吨计,而中国的磷酸盐企业如何才能在这诱人的盛宴中分一杯羹,中国企业如何转型加强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内名列前茅的食品级磷酸盐生产企业管理人员,谨在此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加强技术改进,产品多元化发展
国内的食品磷酸盐生产企业大多由化工企业转型而来,都存在产能大、技术糙的问题。磷酸盐产品虽然需求大,但因种类多,分解到单一产品时,往往企业的庞大产能无法消化。这时,企业需加强对新产品技改的投入,磷酸盐产品虽然种类繁多,但究其反应的原理,不外乎酸碱中和与聚合的反应,在不同的聚合温度下生产不同的磷酸盐。由此可以看出,同样一台装置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指标控制来生产不同种类的磷酸盐产品,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而通过原料强碱的替换,如氢氧化钠换成氢氧化钾,我们又可以生产焦磷酸钾、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产品。目前国内外的生产企业在磷酸盐的使用上,往往会选择多种磷酸盐混合使用,企业产品的种类增加,可以让客户在选择专门供应商的基础上,满足多种产品的采购需求。
但此时,企业需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在产品的转换中,往往会带来不同产品混杂的风险,尤其是在不同原材料转换时,需要更加注意防范风险。生产企业需建立适宜的转产清洁程序,并通过验证予以确定,以避免交叉污染的风险,这一点在食品安全中尤为重要。
细节中求技改,提升产品质量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国际性食品加工商对原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将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希望能从供应商的源头来规避原料的风险,而现行的国家标准的要求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生产企业需要从源头来控制风险,这里的风险有物理风险,如铁屑、玻璃、木屑等固体异物;有化学风险,如重金属、砷、氟含量的超标等。此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降低产品的质量风险:
(一)磷酸盐产品生产的原料为磷酸、纯碱、液碱、氢氧化钾等,大部分均为矿石加工而来,在原料杂质的控制中要求参差不齐,选择一个质量合格稳定的原料供应商会减少很多的麻烦;在原料的使用时,在反应前增加过滤网,可以减少异物带入的风险。
(二)基于成本的考虑,可能很多的生产企业在设备材料的选型上,不会全部的选择300以上型号的不锈钢材料,而生产中的聚合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设备的腐蚀,设备运转的磨损,都有可能带入金属屑的风险。在国外的客户的眼中,金属屑属于严重的质量事故,甚至会影响到供应商的评级问题。在金属屑的控制上,我们选择磁棒的吸附控制,而在磁棒的选择上,首推旋转式磁棒,通过电机匀速的转动磁棒,增加粉料与磁棒的接触,尽可能的保证所有的物料都可以通过磁棒吸附后才进入后道处理。而最后的金属探测仪的把关,可以使我们的风险降到最低。但基于目前金属探测仪的精度只能控制1.5毫米以上的水平,生产商应尽可能将风险最大限度的控制在磁棒的环节中。
三、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增强企业国际影响力
目前使用磷酸盐的国际性企业很多,如雀巢、玛氏、卡夫等,而这些公司庞大的需求量,也成了众多公司攻坚的目标。可这些公司的门槛很高,如何才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此时我们就需要提高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GFSI,又称“全球食品安全倡议”,于2000年由欧洲的国际性食品零售商提出,是当前全球认可度较高的组织。GFSI联盟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有BRC、FSSC22000、IFS等,一旦通过了此类标准的认可,就等于拿到了可以与国际性食品加工商合作的通行证。当然此类标准的要求比较严格,国内通常认可的ISO22000目前还没得到GFSI组织的认可。标准中的先进理念可能会与传统的国内食品生产企业差距较大,相比硬件的投入,员工的食品安全观念的同步提高,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关注各国法律法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在国际上,各个大洲、各个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磷酸盐的要求不尽相同,产品中食品安全关注的因素,如重金属、砷、氟、铅等,指标会有所不同;同时可能会对镉、汞、银、铬等金属元素会有额外的要求,企业在生产时需同时对此类元素进行额外的关注。
出口的企业经常都会被客户索取halal、kosher等证书,这些对应的是伊斯兰和犹太等对食品有禁忌的特殊人群。这些证书的索证相对比较简单,但这个准入市场的资格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的。
目光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
磷酸盐作为规模化生产的化工产品,对质量的稳定性要求很高。而国际性的食品生产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不仅仅考虑价格的因素,更多的考虑的是产品供给的稳定性、连续性。他们往往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投入很大的成本,考察周期有时会达到一年以上。
在选定合适的供应商后,基于产品质量稳定性,他们会大大的节约在配方稳定性上的研发成本。一家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的食品公司的采购总监曾说:若供应商的质量及食品安全控制要求达到其公司的要求,我们会考虑适当的溢价来弥补供应商增加的质量及管理成本,但这些都是基于选择的供应商能让他们感觉到物有所值。
坚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不以成本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导向,管理的意识慢慢向国际性的大企业靠拢,才能取得合作上的共赢。
六、结语
食品添加剂磷酸盐的前景广阔,磷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正慢慢被国际性食品企业所认识,食品添加剂磷酸盐产业在未来的二十年中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一个拥有国际竞争力的磷酸盐生产企业将会以其绝对的实力,坐拥诱人的市场蛋糕,迎来企业辉煌的明天。